Featured image of post 后疫情时代的旅行 - 悉尼行小记(下)

后疫情时代的旅行 - 悉尼行小记(下)

这次公司活动的最后一天我们在酒店开了一天的会所以唯一可以记录的就是我们终于找了一家餐厅吃晚饭。前两天顿顿都是finger food真的让人有点扛不住了。餐厅叫做Infinity at Sydney Tower,坐落在悉尼塔的81层。我悉尼的同事在知道选择一家正常餐厅之后也都长舒了一口气,他们说终于可以证明悉尼也是有美食的。😄

我回程的机票是在第二天的下午,这一天悉尼也终于大发慈悲给我了一个晴天所以我把行李寄存在前台就开始出去“浪”,今天我还带着任务呢。

穿过酒店旁的小巷以及Macquarie Place Park,我很快来到了Bridge St。我将沿着这条路前往Royal Botanic Garden。

Bridge St一眼望去好像全都是老建筑,让我这种游客份外惊喜。

Museum of Sydney Chief Secretary’s building

走到与Macquarie St交汇的十字路口,对面好像有个城堡?走进了才知道这里是Sydney Conservatorium of Music

Sydney Conservatorium of Music

学校就坐落在Royal Botanic Garden旁边,让我们进去看看。

这里矗立了Arthur Phillip的塑像,正是他带领了由11艘船组成的第一舰队在1788年来到悉尼并在此地建立了流放地。1

Botanic Garden真的超大,想要在短短两三个小时全部走一遍几乎不可能,看到前面不远处就是新南威尔士州的州立图书馆无论如何要打个卡。

State Library of New South Wales

打卡结束我又回到了Botanic Garden,这里还有好多地方可以探索。我不懂植物,不过这一棵很像我在台南看到的那些,应该是榕树吧。

Calyx外的草坪有一只大🐳,从这里还能看到昨晚吃饭的Sydney Tower。

看了看时间,花园逛的差不多需要前往我的任务地点了。路过新南威尔士美术馆,这里正在搞装修,搜索了一下,好像还是个大工程

Art Gallery of New South Wales

不知道哥们在听什么音乐呢?

电动滑板车和电动单车最近好像很火,只是没有头盔这怎么上路呢?

St Mary’s Cathedral也是悉尼的地标。我一直都非常喜欢各种宗教类建筑,只是我一直不确定他们是否欢迎不信教的人去参观甚至拍照。墨尔本CBD Flinders车站对面有个St Paul’s Cathedral也非常漂亮,我一直都没敢进去参观。

天气真是好,我沿着楼梯走到William street,目的地就在前方。

🥁🥁🥁~~~, 没错我今天的目的地就是BYD的悉尼体验中心。

我们家的老雅阁也到了该退休的年纪,由于最近油价的疯狂我跟媳妇打起了电车的主意。但是特斯拉等一众电车价格之高让人咋舌,BYD的车型相比起来性价比极高。

话说回来别看澳洲媒体和政府反中反的厉害,普通人可不会跟钱过不去。嘴里说着MIC质量不行但是谁都不愿意花更多的钱在同样的东西上。加上不知道什么原因这几年日系车价格疯涨,比如说丰田Yaris这么个小车起步价竟然敢定27k+,现在在澳洲韩国和中国车卖的越来越多。我家附近的本田也在两三年前被哈弗取代,我还专门去试驾过哈弗H6。顶配不到40K,如此丰富的配置在我看来真的是吊打同级别的其他车。再加上7年的warranty,也难怪哈弗在2021年的销售对比2020年成长了251% 2

话说回来,BYD现在没有现车更不提供试驾,我过来也只是看看内部做工,空间大小等等。

看完之后往回走,St Mary’s Cathedral从这个角度更好看了。

穿过Hyde Park,路过Anzac Memorial,我来到了CBD商业街这边。买了杯咖啡之后我本来打算去机场之前买个午餐吃吃。结果但凡Google Maps上评分稍微高一点的餐厅全都在排队,我也只能感慨一下缘分未到。

回到酒店拿好行李我就提早去到机场,回家之前格外想家……🛫

后记

最后想聊聊这一次旅行的感想。

首先是悉尼实在是太热太潮湿了,在悉尼短短的几天竟然让我怀念起墨尔本一天四季的那种天气。早上要穿棉袄的冷怎么都比闷热的出汗要强的多。这句话从我这个广州人口中说出来尤其好笑,也许在不知不觉中墨尔本已经深深的改变了我。

接下来我想由衷地说一句“旅行真的太美妙了”。上一次我有这样的感受还是跟媳妇在19年去日本的那一趟,当然那一次比这一次又强的多,吃也吃的好多了。看来只有不带孩子的旅行才是让我可以放松享受的旅行……

然后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比我想象中要美妙。在家的时间太久,即使不是社恐的人也会慢慢会开始恐惧社交。视频聊天的效率可能只有现实中交流的一半甚至不到,只有在与其他人交流的时候人才更有可能迸发出各种灵感。而且由于聊天工具是扁平的,我们无法通过聊天工具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就给误会提供了机会。特别因为英语不是我的第一语言,词不达意是我常有的事情,而且我发现只要说英文我只能很直接的表达观点,有的时候很难照顾到别人的感受。这个确实是我意识到也必须要提高的地方。

最后想说的就是无论年龄大小,人都需要不断地自我鞭策,不断地完善自己才能在这个奇怪的世界不断前行,尽可能的抓住一切的机会。这次活动中我也敲定了会转去别的组工作,回想一下如果不是平时的努力我也不可能抓住这次机会。老实说我之前因为一些原因已经有了换工作的想法,也有过一些别的公司找我。但是要么我对这些公司的产品兴趣不大,又或者他们的诚意不足,所以一直没有行动。现在可以换组让我感觉开辟了另一片新的天地可以让自己努力往前奔。也许前路布满荆棘,但是我坚信只要付出了努力,这些短暂的困难终将成为让自己提升的磨刀石。加油吧。💪

希望被Covid打乱的世界一切都能尽快恢复正常,拜托拜托 🙏